语文通故事创作随笔写作教育心得

李毓秀《弟子规》全文【精选8篇】

时间:2023-06-17 16:57:20 | 来源:语文通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编写的三言韵文,依据孔子部分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次虎知道为您整理了8篇《李毓秀《弟子规》全文》,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文学角度赏析: 篇一

《弟子规》全书以《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章为总纲,分为五部分,各选择《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编辑而成。全文总计360句,1080字,内容涉及生活起居、衣服纽冠、行为仪止、道德品性、处世之道等,详于道德教育。

《弟子规》是一部蒙学经典,所谓“弟子”,不是一般的意义,而是指要做圣贤弟子,而“规”则是“夫”、“见”二字的合体,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识。“弟子规”便是说,要学习圣贤经典.做圣贤弟子,成为大丈夫。《弟子规》就是其入门读本。此书原名《训蒙文》,采用《论语·学而篇》:“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贾存仁加以改编,改名《弟子规》。此书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远邪小、走正道,养成忠厚家风的必备读物。

〈谨〉 篇二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弟子规》的原文及解说 篇三

xìn

fán chū yánxìn wéi xiānzhà yǔ wàngxī kě yān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huà shuō duōbù rú shǎowéi qí shìwù nìng qiǎo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jiān qiǎo yǔhuì wū císhì jǐng qìqiè jiè zhī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解释】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论语》: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注:复者实践也,约定的事情要合乎义理才能实践。)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立身处世应该谨言慎行,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所谓:“词,达而已矣!”;不要花言巧语,好听却靠不住。奸诈取巧的语言,下流肮脏的话,以及街头无赖粗俗的口气,都要避免不去沾染。

(《论语》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jiàn wèi zhēnwù qīng yánzhī wèi dìwù qīng chuán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shì fēi yíwù qīng nugǒu qīng nujìn tuì cu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fán dào zìzhng qiě shūwù jí jíwù mó hū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bǐ shuō chángcǐ shuō duǎnbù guān jǐm xián guǎn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解释】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谣言止于智者,不要被谣言所利用。)

不合义理的事,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允诺,会造成做也不是,不做也不好,使自己进退两难。

讲话时要口齿清晰,咬字应该清楚,慢慢讲,不要太快,更不要模糊不清。 到他人来说是非,听听就算了,要有智慧判断,不要受影响,不要介入是非,事不关己不必多管。

jiàn rén shànjí sī qízng qù yuǎnyǐ jiàn jī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jiàn rén èjí nèi xǐngyǒu zé gǎiwú jiā jǐng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解释】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

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的行为,要反躬自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wéi dé xuéwéi cái yìbù rú réndāng zì lì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ru yī fúru yǐn shíbù rú rénwù shēng qī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解释】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警惕,勉励自己要奋发图强。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

(《论语》: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君子忧道不忧贫)

wén gu nùwén yù lèsǔn yǒu láiyì yǒu què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wén yù kǒngwén gu xīnzhí liàng shìjiàn xiāng qīn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解释】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

反之,如果听到他人的称赞,不但没有得意忘形,反而会自省,唯恐做得不够好,继续努力;当别人批评自己的缺失时,不但不生气,还能欢喜接受,那么正直诚信的人,就会渐渐喜欢和我们亲近了。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wú xīn fēimíng wéi cuyǒu xīn fēimíng wéi è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gu néng gǎiguī yú wútǎng yǎn shìzēng yì gū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解释】无心之过称为错,若是明知故犯,有意犯错便是罪恶。知错能改,是勇者者的行为,错误自然慢慢的减少消失。如果为了面子,死不认错,还要去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了。 (子曰: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又曰:知耻近乎勇。)

弟子规全文讲解 篇四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孝弟 次谨信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泛爱众 而亲仁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

有余力 则学文

以上都是日常生活起居必须要做到的事,做到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弟 子 规 篇五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zǒng xù

信 篇六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只要是人,就是同类,不分族群、人种、性别、宗教信仰,皆应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化育覆载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德行高尚者,名望自然高显,大家所敬重的是他的德行,不是外表容貌。有才能的人,处理事情的能力卓越,声望自然不凡,然而人们所欣赏佩服的,是他的处事能力,而不是因为他擅于夸耀。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当你有能力可以为众人服务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对於他人的才华,应当学习、欣赏、赞叹,而不是批评、嫉妒、毁谤。

勿谄富 勿骄贫

要去讨好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自大,或者轻视他们。

勿厌故 勿喜新

不更不可以喜新厌旧,对於老朋友或旧事物要珍惜,对於新朋友或新事物不要贪恋。

人不闲 勿事搅

当别人正在忙碌的时候,不要去打扰他。

人不安 勿话扰

当别人心情不好或身心欠安的时候,不要闲言闲语去干扰他,增加他的烦恼与不安。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别人的缺点,不要去揭穿。别人的隐私,切忌去张扬。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赞美他人的优点或善行,就是行善。当对方听到你的称赞之后,必定会更加勉励行善。张扬他人的过失或缺点,就是行恶,如果指责批评太过分了,还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规过劝善,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养。如果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有缺陷。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财物的取得或给予,一定要分辨清楚明白,宁可多给别人,自己少拿一些,才能广结善缘,与人和睦相处。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要将事物加到别人身上,或要托别人做事之前,先要反问自己:“如果换成是我,我愿意吗?”如果连自己都不愿意,就要立刻停止。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受人恩惠要记得报答。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事,应该宽大为怀把它忘掉。怨恨不平的事不要记在心中太久,过去就算了。别人对我们的恩德,则要铭记在心,感恩不忘,常思报答。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对待家中的婢女与仆人,要注重自己的品行端正并以身作则。虽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宽大更可贵。如果仗势强逼别人服从,对方难免口服心不服。唯有以理服人,别人才会心悦诚服没有怨言。

谨 篇七

zhāo qǐ zǎo yè mián chí lǎo yì zhì xī cǐ shí

朝 起 早 夜 眠 迟 老 易 至 惜 此 时

【解释】

早上要比长辈起的早,晚上要比长辈睡的晚;

人生易老,珍惜时光;

chén bì guan jiān shù kǒu biàn niào huí zhé jìng shǒu

晨 必 盥 兼 漱 口 便 溺 回 辄 净 手

【解释】

早晨起床,务必洗脸梳妆、刷牙漱口;

大小便后,马上洗手;

guān bì zhèng niǔ bì jié wà yǔ lǚ jù jǐn qiè

冠 必 正 纽 必 结 袜 与 履 俱 紧 切

【解释】

穿戴仪容整洁,扣好衣服纽扣;

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

zhì guān fú yǒu ding wèi wù luàn dùn zhì wū huì

置 冠 服 有 定 位 勿 乱 顿 致 污 秽

【解释】

放置衣服时,要有固定的位置;

衣物不要乱放,避免造成脏乱;

yī guì jié bú guì huá shàng xún fèn xià chèn jiā

衣 贵 洁 不 贵 华 上 循 分 下 称 家

【解释】

服装贵在整洁,不在华丽;

穿着上要根据自己的身份,与家庭的情况相称;

duì yǐn shí wù jiǎn zé shí shì kě wù guò zé

对 饮 食 勿 拣 择 食 适 可 勿 过 则

【解释】

对待饮食,不要挑食偏食;

饮食适量,不要过少过量;

nián fāng shào wù yǐn jiǔ yǐn jiǔ zuì zuì wéi chǒu

年 方 少 勿 饮 酒 饮 酒 醉 最 为 丑

【解释】

少年未成,不可饮酒;

酒醉之态,最为丑陋;

bù cōng róng lì duān zhèng yī shēn yuán bài gōng jìng

步 从 容 立 端 正 揖 深 圆 拜 恭 敬

【解释】

走路步伐从容稳重,站立要端正;

上门拜访他人时,拱手鞠躬,真诚恭敬;

wù jiàn yù wù bǒ yǐ wù jī jù wù yáo bì

勿 践 阈 勿 跛 倚 勿 箕 踞 勿 摇 髀

【解释】

进门时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不要歪斜;

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不可抖动;

huǎn jiē lián wù yǒu shēng kuān zhuǎn wān wù chù léng

缓 揭 帘 勿 有 声 宽 转 弯 勿 触 棱

【解释】

进入房间时,揭帘子、开关门的动作轻缓,不要发出声响;

在室内行走,宽处转弯,不要撞到物品的棱角,以免受伤;

作品赏析: 篇八

《弟子规》全书以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是一部蒙学经典,所谓“弟子”,不是一般的意义,而是指要做圣贤弟子,而“规”则是“夫”、“见”二字的合体,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识。“弟子规”便是说,要学习圣贤经典.做圣贤弟子,成为大丈夫。

此书原名《训蒙文》,后贾存仁加以改编,改名《弟子规》。此书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远邪小、走正道的必备读物。《弟子规》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影响深远,在清代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8篇《李毓秀《弟子规》全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本文地址:李毓秀《弟子规》全文【精选8篇】https://www.ganyrc.com/a/100943.html
  •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下一篇作文: 高中生学期综合评语【最新2篇】

    上一篇作文: 优秀教师事迹(优秀4篇)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李毓秀《弟子规》全文【精选8篇】》为语文通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李毓秀《弟子规》全文【精选8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