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通故事创作随笔写作教育心得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通用10篇】

时间:2023-07-10 08:51:27 | 来源:语文通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10篇《信息管理系统论文》,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 篇一

1临床药学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1.1抗菌药使用情况分析

统计抗菌药使用人数、抗菌药使用率、治疗性抗菌药使用比例、微生物送检率、抗菌药使用金额和抗菌药使用金额比例。可设置任意时间段范围,统计全院所有住院患者和门急诊患者,也可具体统计到各临床科室和每名医师的上述指标。

1.2药品使用强度计算

统计同期收治患者人数、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药品使用频次、药品使用金额、药品累计用药频度(DDDs)、药品使用强度。

1.3处方点评

系统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生部20xx年2月颁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38号文),对处方包括抗菌药处方进行点评,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显示所有处方的药品名称、剂量、使用频次、给药途径和疗程,描述不合理处方的问题。

1.4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点评

系统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38号文,对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进行点评,评价指标包括围手术期使用的抗菌药种类、抗菌药给药时机、抗菌药疗程和抗菌药使用比例。

2临床药学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后对抗菌药管理的影响

2.1实施前后对抗菌药使用情况的比较

按照原卫生部的要求,20xx年5月我院组建了包括医疗机构负责人、主管院长、医务部门负责人、感染疾病专业医师、感染疾病专业临床药师、临床微生物专家、信息系统专家和感染控制专家的抗菌药管理小组,对我院抗菌药的使用加强了监管。在监管过程中,需要定期测定全院和各临床科室抗菌药使用的各项指标,和原卫生部规定的目标值进行对比,找出不足以及原因。最初由药师手工查阅处方和病历的方式统计各种抗菌药指标,20xx年2月引进临床药学信息管理系统,根据系统统计各项指标监控抗菌药的使用,并对科室和医师进行考核和奖惩,各抗菌药指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20xx年门诊患者抗菌药使用率为32%,20xx年降至25%;住院患者抗菌抗菌药使用率由70%降到59%,见表1。

2.2节省抗菌药管理人力

在我院引进临床药学信息管理系统之前,统计抗菌药管理的指标需要临床药师手工翻阅处方和病历,对抗菌药的使用进行计数和评价,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我院46个临床科室,每月进行抗菌药指标统计,需要抽取约460份出院病历和1000张门诊处方,对抗菌药的使用进行查阅、记录、计算、统计并制作表格文档,至少需要耗费1名药师10个工作日。而使用该系统统计,仅需30min即可统计全院所有科室住院患者的抗菌药使用指标,并自动生成Excel报表。

2.3辅助抗菌药处方点评

抗菌药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要求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我院具有抗菌药处方权的医师612人,每月需要抽取153名医师所开具处方点评,每位医师50份处方,共需点评处方7650份,初步完成该项点评工作需要2名临床药师10个工作日,以现有的临床药师配备人数,点评处方数量很难达到要求,通常是抽取处方500份进行点评。而使用临床药学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可对抽取的处方进行初步的预判和点评,药师再审核系统点评的结果,予以必要的修改,这样得到的点评结果更全面准确,也节省人力时间,在系统的帮助下,2名临床药师2个工作日即可完成规定数量的抗菌药处方点评工作,达到抗菌药专项整治工作的相关要求。

2.4抗菌药管理数据全面客观

我院为大型综合医院,开放病床2200张,每月门诊患者约40000例,每月出院患者约5000~6000例,患者基数庞大。在引进临床药学信息管理系统之前,临床药师通过手工抽样的方式统计抗菌药数据,因人力有限,手工只能抽取1%门诊处方和10%住院病历,统计抗菌药使用数据并进行评价,数据样本的代表性和随机性均较差,部分科室出现对抗菌药数据有争议的情形。而使用该系统,既可统计全部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的抗菌药使用指标,数据覆盖范围100%,也可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处方或医嘱进行处方点评,抽样方法科学灵活。数据样本兼备代表性和随机性。

2.5抗菌药管理动态监控

在引进临床药学信息管理系统之前,因人力有限,我院临床药师只能做到每月抽样统计各临床科室的抗菌药管理指标,抗菌药管理的指标以月为周期,以科室为单位统计。而使用临床药学信息管理系统,可以统计任意时段抗菌药指标,根据管理需要,可以细化到每周、每天。不仅可统计出院患者抗菌药使用情况,还可查看在院患者抗菌药使用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了管理的时效性。

2.6提高了抗菌药管理的针对性

在引进临床药学信息管理系统之前,抗菌药指标主要以科室为单位统计,比如抗菌药使用率、抗菌药使用强度、微生物送检率等。考核和奖惩措施也主要以科室为单位进行,针对性不强,从而影响了抗菌药管理的有效性。引进该系统后,所有的抗菌药指标不仅可以以科室为单位统计,还能以医师个人为单位统计,进而采取的考核和奖惩措施也针对医师个人实施,提高了抗菌药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7促进了抗菌药管理的依从性

抗菌药管理将抗菌药使用指标和科室、医师的考核奖惩挂钩,各科室和医师对公布的抗菌药数据十分关注和敏感,在引进临床药学信息管理系统之前,临床药师通过手工抽样的方式统计抗菌药数据,数据样本的代表性和随机性均较差,导致部分科室和医师对数据的准确性有疑问和异议,进而引起对相应考核奖惩措施的争议,妨碍了抗菌药管理措施的顺利实施。而使用临床药学信息管理系统统计抗菌药指标,由于纳入全部的病例数,得出的结果没有争议,相应考核奖惩措施顺利实施,促进了科室和医师重视抗菌药管理工作。

3结语

临床药学信息管理系统帮助节省抗菌药管理工作人力,抗菌药统计数据全面客观,实行抗菌药管理动态实时监控,促进了抗菌药管理的依从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有效促进抗菌药管理在医院的实施。目前,该系统仍存在部分不足,比如处方点评标准不够权威和严谨,处方点评不能对在院患者实施,对其他类型药物管理涉及较少等,有待后期完善。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篇二

现代信息系统是指以计算机处理信息为基础的人际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则是为管理活动提供信息支持的一种有组织的程序,而在建筑施工中,将这种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安全生产方面就构成了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逐渐成为衡量建筑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构建完善的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也成为了其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的必然选择。

1、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也逐渐增多,建筑施工现场中人员、材料、机械混杂在同一个空间,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安全事故,例如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层次不齐,安全意识也有所差异,在施工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忽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盲目蛮干,进行高危作业的时候,没有做好必要的防护,或者使用电气设备后没有按规定处理,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此外,建筑施工现场多是在室外作业,天气、地质等自然环境的变化不仅会现场工作人员造成伤害,还会影响原材料的质量以及机器的使用寿命等,为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构建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系统逐渐应用的经营与发展中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安全生产”已经成为建筑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通过构建智能化、自动化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实现集中管理,并及时排除施工隐患,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经营效益,更有利于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2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建筑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也逐渐完善,该系统在实践应用中主要呈现出以下优势:

①有利于提高施工现场资源的调配效率,在过去,管理者为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要不停地往返于仓库和施工现场,并对施工环节进行监督与资源配置,而在安全信息系统构建的前提下,管理者可以削弱这一部分的人工,并将其转化为计算机行为,同时利用信息系统及时收集施工现场的资源使用信息,以及安全生产状况,并结合现场反馈做好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有利于做好建筑施工的预防工作,所谓“防患于未然”,在建筑施工中由于工程、技术、工艺的多样性,管理者难以做到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分析,而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中,计算机可以将每一个工程、每一项技术工艺从实践活动转化为数字信息,这样管理者只需要通过模型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明确,并制定完善的预警方案,以更好地控制施工质量;

③有利于完善信息数据库,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对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施工过程、施工效果等信息进行统一收集,并根据这些信息为建筑工作做出标准体系,而这不仅有利于缩减工期,提高施工效率,还有利于为企业的未来建筑施工提供标准、积累经验。

3何实现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应用

3.1优化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细节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到诸多环节,如数据的收集、输入、存储、处理系统,软件更新系统、报表编制系统、信息查询系统等,而对这些细节的优化设计就是保证系统完善的前提。在建筑安全管理中,做好安全类型的标记与分类是系统优化的重要步骤,在信息系统建设中,相关机构应该利用不同的颜色和标志对不同安全等级的施工现场进行标注,如红色为高危区、黄色为警示区、绿色为安全区,当然每一个区域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管理者应该根据施工进程及时调整安全区域的划分情况,以确保安全管理及时有效。此外,管理者还应该配合现场检查,对施工现场中的安全标志进行排查、设置与更换,以保证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3.2做好建筑安全管理系统的定置管理

所谓定置管理就是对物的特定的管理。在现代管理理念中,定置管理是一种衡量人、物、空间三者关系的管理方式,简单来讲,在定置管理中,管理者可以根据实践活动需要,将物与人“捆绑”在同一个空间内,并保证人能够及时利用物资开展实践。在建筑施工现场,建筑材料、建筑工人、建筑机器、各种工具充斥在施工现场,而传统的现场管理办法只能通过对不同施工资源的位置划分进行规范,而缺乏从空间要效益的意识,但是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中,管理者应该增强定置管理理念,通过对施工现场信息的收集,将施工人员与特定的施工材料和施工工具投放在某一空间内,以减少施工过程中资源调配环节,进而降低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3.3完善安全隐患排查系统

在建筑安全施工中,预防是第一位的,只有将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才能够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屡见报端,极大地刺痛了社会的神经,因此,如何提高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效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则成了国家建设、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信息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利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我们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有效监督,并利用安全生产标准排除安全隐患,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为,首先项目管理部门对建筑施工区域进行划分,明确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并利用责任制做好工作安排;其次,相应的责任人对负责区域内的安全隐患进行数据信息收集,利用拍照、测量、调查等方式实现数据上传,为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提供依据;最后,利用系统的工作考核,对不同区域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并录入到信息系统中来,以实现责任考核,提高安全管理效果。

4、总结

总之,安全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是实现安全管理工作高效、准确、快速进行的根本保障。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灵敏、运行可靠的安全管理系统,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已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并不健全,其中包含着诸多问题,如信息收集范围不规范,企业无法确定信息收集标准;信息共享性差,各部门之间难以实现有效的信息沟通;信息的转化率低,大量信息处于闲置状态,缺乏实用价值;安全事故信息的渗透性差,存在大量的重复性事故。而针对这一问题,建筑行业在构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应该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一方面重视对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如通过与高校或研究机构合作,推进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的信息素养,并能够从安全生产的角度提高信息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鼓励企业投入到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中来,并通过建筑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提高资源共享效率,以避免同类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推进整个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孙凯,曹朝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建筑安全,20xx,02:59—62.

[2]白凤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及预警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J]。建筑技术,20xx,01:86—89.

[3]汝刚,刘伟,杨巧利。建筑施工项目安全…虎知道 huzhidao.com…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初探[J]。现代矿业,20xx,02:199—201+207.

[4]刘全,苏振民,朱素业。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监控信息协同系统构建[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xx,05:115—121.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 篇三

【摘要】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增长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其中包括了通信工程项目,论文对通信工程项目中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操作进行了研究,阐述了信息管理系统在通信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探讨了实际技术操作中存在的不足,针对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操作

1引言

信息化技术作为当前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将其应用到通信工程当中,可以使通信工程在社会中体现出最大的价值。但在实际通信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操作的过程中,依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使信息化技术在通信工程项目中无法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因此,对通信工程项目中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操作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通信工程项目更好的建设提供重要帮助。

2信息管理系统在通信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通信工程项目应用信息管理系统时,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邮政领域中的应用。利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帮助,极大程度上提高了邮政枢纽的性能,达到自动化、智能化的目的,只需要通过对关键信息的搜索,即可快速的获得相关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同时,还可以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对邮政设施进行监管,当设施产生故障时,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出来,并准确地显示故障位置与原因,自动生产处理的对策,无需通过人员缓慢的查找;二是城市电话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快速地进行固话办理,只要将客户的身份信息输入到系统内,会自动将客户的信息储存起来,并生成固话号码,增加了业务办理的快捷性。另一方面为固话的维修提供了帮助,客户的固话产生问题时,通过客服电话向通信公司提交问题,通信公司根据客户提供的固话号码,自动向相关人员派遣任务,优化了维修流程;三是城市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客户办理移动通信业务时,可以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将信息储存起来,如客户的电话卡出现问题,客户携带办理身份给到通信公司,直接对问题进行处理[1]。

3通信工程项目中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操作的不足

3.1管理体制不完善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通信工程项目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视程度,广泛的对信息技术进行了应用,为通信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帮助。但在建设时可以发现,依然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导致信息管理系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即使存在一些管理体制,受到人员、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无法在实际当中有效的实施。受到体制不完善因素的影响,使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操作时,工作人员不能建立健康的价值观,责任心较低,没有认真地对待每一项工作,减缓了建设速度,延长了建设周期。同时,还未合理地进行前期预算,导致材料选择、设备投入当中出现很多问题,增加了整个工程的投入成本[2]。

3.2整体管理不健全

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对通信工程项目建设时,需要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只有这样才会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若管理系统缺乏全面性,将会对整个通信工程带来严重影响,使信息化操作与实际不服,降低了通信工程的作用效果。特别是系统化构建时,缺乏对质量管理统一的理解,导致整体管理不健全,并出现了很多不良问题,为通信工程项目中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操作增加了难度。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际建设当中常常出现以次充好、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操作、材料应用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降低通信工程信息化建设的质量,而且还为成本控制增加了难度,想要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必须要投入更多的成本。

3.3缺乏细节管理

通信工程项目中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操作的过程中,往往由很多细节构成,只有确保这些细节管理合理地进行,才会使整个通信工程良好的建设下去。但在实际当中,未对这一内容产生应有的重视,过度的重视技术操作上的成本控制,将项目决策、设计与施工这三个环节的整体作为管理重点,而对于每个环节中的细节,没有开展科学化的管理,特别是在成本管理中,未制定出科学的研究报告,导致整个通信工程项目建设中常常漫无目的的投入,使工程造价不断提升,为成本控制增加了难度[3]。

4通信工程项目中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操作的改善对策

4.1构建完善的管理体制

为了在通信工程项目中更好地对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操作,必须要构建完善的管理体制。这一过程中,可以对现有的管理体制进行分析,寻找出其中存在缺陷的内容,并通过科学的方式将其补全。同时,还可以对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体制进行借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固有特色,打造出适合我国应用的管理体制。另外,为了使管理体制有效的落实到实际当中,必须要避免人员、制度等因素管理制度带来的影响,所以,要打造出良好的文化与制度氛围,加强对管理体制的约束性,确保其在实际建设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4]。

4.2提升整体管理力度

由于整体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通信工程项目中信息化管理操作,所以,为了改善这一现象,必须要提升整体管理力度,如合同化的管理方式。在通信工程项目中信息化管理操作时,应严格按照合同中的规定开展各项工作,合理地对投入、质量、时间进行控制,避免通过违规方式获取工程的建设权。同时,作为工程的拥有者,通信公司应加强对成本的重视程度,提高审批与控制效果,节约工程投入,阻止投入失控等现象的出现。这样加强对合同管理重视之后,使整体管理得到了有效提升,确保工程有序进行[5]。

4.3加强管理监督

通信工程项目中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时,每一个细节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某一个细节未达到要求,都会影响到整个通信工程项目的质量。所以,必须要提高对每个细节的重视程度,加强细节监督力度。一是需要进行内部监督,以现有的组织结构为基础,建立出监督部门,通过该部门对工程中的每个细节进行监督;二是外部监督,即聘请具有监督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参与到通信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中,进一步提升监督的效果。这样通过内外部相结合的监督方式,能够及时发现每一个细节当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制定出最佳的解决方案,使整个工程能够动态平衡,有序地达到预期操作目标,从而推动整个工程项目顺利进行,使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通信工程中发挥出最大化的作用。

5总结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信息化技术的进步,使信息化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帮助。在通信工程项目领域进行应用,将会提高通信运行的质量与效率,提升了信息的安全性,为人们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所以,通信工程项目中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操作时,应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处理,确保信息化技术在通信工程项目中发挥出最大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晓辉。浅谈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治淮,20xx(06):29-30.

【2】米子秋。通信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分析[J]。信息通信,20xx(04):227-228.

【3】杨开宇。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中系统化、集成化实现的路径分析[J]。通讯世界,20xx(18):59-60.

【4】侯艳,唐怀坤,魏贤虎。提升通信工程质量的项目管理PIP协同机制与实施方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xx,18(13):213-217.

【5】黄广存,冯荣普。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与应用[J]。中国新通信,20xx,17(07):58.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 篇四

摘要:近年来教育部门对高校网络教育体制改革给予高度重视,对网络教育课程教学方案进行优化是教师的重点工作。远程教育已经被教育部门称为“网络教育”,这是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趋势的变革措施,也是国家教育部门倡导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实践证明,大力发展网络教育可以推动成人教育事业发展,同时对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深化改革具有先进性意义。当前,高校网络教育课程教学面临诸多难点,学生普遍反映课程知识学习难度大,教师与学生缺少必要的在线沟通条件,通过远程在线教学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并且获得与题目相关知识的学习机会。因此,教师需综合利用网络在线教育平台,引导学生共同参与网络教学活动。“远程教育”是高校信息化发展必然趋势。未来,网络教育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高校需实时调整原有的可控制平台,设计符合师生共同需求的教育信息管理系统,满足现代化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运行要求。

关键词:网络教育;信息管理;应用

引言

当前,高校网络教育课程教学面临诸多难点,学生普遍反映课程知识学习难度大,教师与学生缺少必要的在线沟通条件,阻碍了实际教学方案的有序执行。远程教育是学生接触专业课程知识资源的科技化方式,通过远程在线教学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并且获得与题目相关知识的学习机会。因此,教师需综合利用网络在线教育平台,引导学生共同参与网络教学活动。“远程教育”是高校信息化发展必然趋势。

一、远程教育信息系统的隐患

专家的预测,未来4G技术将大范围取代3G科技,成为通信服务行业科技的新潮流。无论是3G或4G技术,移动互联网在两大技术交接中军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了过去网络运行模式的不足。其中,移动互联网作为3G、4G的信号交接平台,完善了通信用户数据传输的工作平台,广泛服务于各类通信传输用户。但是,移动互联网应用于3G、4G平台,其本身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安全隐患。1.网络方面。网络教育使用户彻底摆脱终端设备的束缚、实现完整的个人移动性、可靠的传输手段和接续方式,拓宽了网络教育平台。但移动互联网最大特点表现为“可移动性”,在实际应用功能方面并没有实现快速飞跃,这大大降低了移动互联网的实际应用价值。要实现4G通信的下载速度还面临着一系列技术问题,互联网服务器数据处理功能有限,无法满足超荷载信息流量的工作要求,这也是互联网面临的安全隐患之一。2.操作方面。移动设备用户的隐私性远高于PC端用户的要求,身份认证不足影响了移动网的安全性。3G与4G交接时代下,需要考虑通讯运营商与设备商在安全技术方面的改进,为用户提供专项认证技术作为操作保护层。但是由于移动网操控认证技术条件有限,约束了网络信息安全传输水平,使用户移动数据处理呈现异常状态,特别是身份认证缺失而影响信息防护系统的作用。安全问题是虚拟网络普遍存在的隐患,3G与4G时代下网络安保系数偏低,影响了移动网的工作效率。3.监测方面。3G与4G时代交接下,移动网络检查技术落后而降低了网络安全系数,一些重要数据丢失、窃取等,损坏了用户的安全利益。科学技术是不断交替发展的,任何一个行业技术都会在实践与研究中升级改造,这些都标志着新通信科技的应用特点。

二、提高计算机远程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议

随着高校教学体系不断完善,教师对在线教学培养也有了多方面认识,逐渐扩大了学生网络教育在线教学培养范围,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知识学习观念。由于网络教育课程的特殊性,学生在线教学过程中依旧面临许多问题,不仅降低了网络教育执行效率,也阻碍了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1.转变观念网络教育在线教学是一个复杂过程,必须按照课程标准解答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当前,网络教育依旧存在着观念上的错误,单一认为只要在线教学思路正确,则能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众所周知,高校网络教育难度大,实际在线教学与理论要求存在误差,学生必须灵活调整在线教学方式才能得到最终的结果,否则习题解答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教师和学生必须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充分认识到网络教育的便捷性,逐渐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2.鼓励教学我国教育部门已经把远程教育视为“网络教育”,适用于高校开展成人教育工作,或者从事专业课程网络教学方面工作。学生在网络教育方面缺乏实践经验,除了课本教材内容外,并没有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在线教学方式。为了适应网络教育事业发展趋势,高校要鼓励教师采用计算机平台完成教学活动,并且利用网络与学生展开广泛地沟通交流,这样才能激发师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引导网络教育平台朝着最优化方向发展。3.功能开发除了具备网络教学条件外,学生还需足够的在线学习技术,才能在短时间内处理好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各种题目的解答效率。从课堂教学来看,学生在线教学技巧掌握不足,降低了专业学习质量水平,限制了其网络教育思维的灵活应用。例如,专业课程学习中缺少信息技术应用,一些网络教育系统模块功能无法充分体现。因此,基于计算机远程教育平台需开发出更多的个性化模块,满足不同专业生对信息资源的使用需求,更好地完成专业知识学习。

参考文献:

[1]高羽。探讨计算机远程教育如何实施交互性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xx,12(31):236-237.

[2]高昆。浅析计算机在高校远程教育中的优势与对策[J]。新西部:理论版,20xx(13):126-127.

[3]滕士涛。高校计算机远程教育的应用及其改革[J]。江苏高教,20xx(6):90-92.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篇五

摘要:随着高校信息化的发展,不同类型的信息化系统采用不同的编程技术、功能体系架构、数据库管理系统,因此系统整合和集成在一个门户群平台时,容易产生各类型漏洞。高校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攻击威胁已经日趋严重,呈现出攻击渠道多样化、威胁智能化、范围广泛化等特点,传统安全防御系统已经无法适用。为提高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防御能力,提出一种主动式防御模型,分析了系统功能和关键技术,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信息系统;主动安全防御;安全预警

引言

随着光线通信、移动通信、云计算、大数据和数据库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已经在高校辅助教学管理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高校引入了教学管理系统、成绩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多种信息化系统,形成了一个集成化的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优化了教学管理和资源分配,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高校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用户较多,其大多没有受到计算机网络专业操作培训,网络信息平台操作不规范,安全防御意识薄弱,容易感染病毒、木马和受到hacker攻击[1]。另外,随着网络攻击技术的提升,病毒、木马等隐藏的时间更长,对网络教学平台造成的破坏更加严重。因此,需要构建一个主动网络安全防御系统,动态配置网络安全防御策略,实现一个功能完善的网络安全防御系统,进一步提高网络安全管理能力,保障高校管理信息系统部署运行的安全性。

1、高校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

高校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管理过程中,由于教师、学生等操作人员多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在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时不规范,容易让携带病毒、木马的文件进入到平台中,进而干扰服务器资源,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病毒会扩散到其他应用终端和服务器中,最终造成学校教学管理系统无法正常使用[2]。据我国网络信息化管理部门、安全防御企业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20xx年10月,计算机病毒、木马和hacker的攻击为校园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了数亿元的损失,并且随着学校信息化系统接入,网络安全损失呈现指数型速度增长[3]。20xx年12月,我国发布了专门攻击学校信息化系统的病毒调查报告,仅在20xx年-20xx年,学校信息化系统站、服务器等核心网络软硬件系统遭受到了上万亿次的网络病毒攻击,攻击病毒种类已经达到100余种,攻击病毒数量高达上千万种,学校信息化系统面临着极其严重的安全威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改进,网络信息化系统防御技术有所提升,但是网络病毒、木马和hacker攻击技术也大幅度改进,并且呈现出了攻击渠道多样化、威胁智能化、范围广泛化等特点。

(1)供给渠道多样化。高校管理信息系统接入渠道较多,按照内外网划分包括内网接入、外网接入;按照有线、无线可以划分为有线接入、无线接入;按照接入设备可以划分PC接入、移动智能终端接入等多种类别,接入渠道较多,也为攻击威胁提供了较多的入侵渠道[4]。

(2)威胁智能化。攻击威胁程序设计技术的提升,使得病毒、木马隐藏的周期更长,行为更加隐蔽,传统的网络木马、病毒防御工具无法查杀[5]。

(3)破坏范围更广。随着学校各类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化增强,不同类型的教学辅助管理平台都通过SOA架构、ESB技术接入到高校管理信息系统上,一旦某一个系统受到攻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传播到其他子系统,破坏范围更广[6]。

2、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防御功能设计

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防御功能主要包括六个关键功能,分别是高校管理信息系统配置管理、安全策略管理、网络运行日志管理、网络状态监控管理、网络运行报表管理、用户信息管理。

3、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防御关键技术设计

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设计过程中,采用纵深化、层次化和主动式的安全防御原则,构建了一个强大的安全防御系统,这个系统主要包括5种技术,详细描述如下:

(1)安全预警。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预警技术主要包括漏洞预警、行为预警和攻击趋势预警功能。高校管理信息系统集成了多种异构应用软件,这些软件采用不同的架构、开发语言和环境实现,集成过程中使用接口进行通信,容易产生各类型漏洞,为安全攻击提供渠道。漏洞预警可以及时地为用户提供打补丁的机会,抵御外来威胁。行为预警或攻击趋势预测可以通过观察网络不正常流量,使用支持向量机、遗传算法、K均值、关联规则等算法来预测网络中存在的攻击行为,进一步提高预警能力,保证系统具备初步的安全性[7]。

(2)安全保护。高校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的安全措施较多,这些安全防御措施包括杀毒工具、防火墙防御系统、系统安全访问控制列表、虚拟专用网络等多个内容。这些防御工具或软件采用单一部署、集成部署等模式,可以有效地保证高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完整性。目前,随着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普及和推广,安全防御措施又引入了先进的数字签名等防御技术,防止数据通信过程中存在的抵赖行为。因此,安全防御系统将多种网络安全防御技术整合在一起,实现网络病毒、木马查杀,避免网络木马和病毒蔓延,防止高校管理信息系统被攻击和感染,扰乱高校管理信息系统正常使用。

(3)安全监测。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监测是非常必要的,其可以采用网络流量抓包技术、网络深度包过滤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等实时地获取网络流量,利用软件或硬件关联规则分析技术进行挖掘,将挖掘的结果报告给下一层,由安全响应功能进行清除威胁。目前,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引入了漏洞扫描技术,能够实时地扫描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及时进行补丁,防止系统遭受非法入侵。

(4)安全响应。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防御系统中,如果系统监控到严重的病毒、木马或hacker攻击威胁,此时其就可以激活杀毒软件、木马查杀工具等,阻断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同时也可以将安全威胁引诱到备注主机上,更好地获取高校管理信息系统攻击来源,便于反击。目前,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防御系统已经引入了360企业杀毒软件,可以查杀木马和病毒,提高了信息安全性。

(5)安全反击。在符合法律法规的条件下,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采用适当的反击技术反击入侵,如探测类攻击、欺骗类攻击等,以破坏攻击源。

4结语

目前,高等院校的信息化系统越来越多,不同系统采用不同的开发技术、系统架构和数据库,这些系统集成在一起容易产生许多漏洞,同时互联网促进人类社会迈入万物互联的时代,系统边界日渐模糊,网络威胁攻击手段发生巨大变化,旧的静态单点防护措施已经不再适用,需要创新网络安全防御理念,坚持动态综合的安全防护思想,通过持续的创新和网络发展,有效防范不断变化的安全风险。因此,本文提出了构建一个主动的安全防御系统,创新信息系统安全防御模式,以确保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黄海军。防火墙在高校校园网信息安全中的应用部署[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xx(3):88-89

[2]杜宇。高校校园网安全防御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通讯世界,20xx(5):38-39

[3]田卫蒙,卫晨。高校网络办公系统安全策略研究及技术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xx,23(13):27-29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 篇六

摘要:种子检验工作任务重、数据量大,检验过程中的人为因素越来越成为影响种子质量的因素,而手工处理大量的检验信息、检验数据,会导致效率低下、出错概率高。基于此,笔者设计开发了种子检验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信息录入速度快、数据自动计算修约、表单自动生成等功能,实现了检验工作全过程计算机自动处理。主要介绍了该系统设计开发过程和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特点。

关键词:种子检验;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应用

种子质量检验是控制种子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加强种子质量监管、保障生产用种安全、维护农民利益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每年各级种子检验机构承担的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工作任务重、数据量大、出错率高,因此越来越多的种子检验机构开始尝试应用种子检验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进行种子检验业务和检验数据的管理。

1软件开发历程

笔者从事种子检验工作20多年,从20xx年开始担任检验机构技术负责人,为提高种子检验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20xx年以Excel为平台研发出种子检验应用程序,经多年应用、修改和不断完善,应用效果良好,率先在河北省内实现种子检验业务全过程计算机自动化处理。该应用程序在20xx年种子检验机构考核中,得到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种子检验处、辽宁省种子管理局和省站专家的肯定和好评,受此鼓舞,于20xx年下半年与秦皇岛市易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进行了种子检验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在原有Excel应用程序的框架下,设计制作了农作物种子检验信息管理系统1.0版应用软件。目前该软件已测试完毕,进入试用阶段。

2系统结构设计

该系统以种子检验工作流程为主线,模拟种子检验工作全过程,设置系统管理、样品扦收、样品管理、样品检验和结果报告5个功能模块,按照种子检验相关标准,系统预置作物种类、种子类别、种子批最大/小重量、检验方法、容许误差、质量指标等内容,用户通过系统初始化设置检验机构(用户)信息、检验人员信息、检验设备信息等内容,就能实现样品信息采集、样品编号、检验委托合同签订、样品登记、生产商确认、样品流转、检验信息录入、数据计算修约、检验报告生成等全过程的计算机自动处理。

3系统功能模块

3.1系统管理模块

主要提供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数据管理等,通过该模块进行用户信息录入及修改、系统管理员设置、分配访问权限、数据备份、数据还原等。

3.2样品扦收模块

根据检验任务特点,设置监督检验(扦样、送样)、委托检验(扦样、送样)4个子模块,主要完成样品信息录入、委托检验合同签订和扦样单/样品接收单等表单打印功能,其中在监督检验(送样)模块,还设计了数据导入功能,方便批量导入样品信息。3.3样品管理模块主要完成检验样品登记、生产商确认、检验任务下达、样品制备、备份样品管理等,生成打印样品登记表、生产商确认函、检验任务通知单、到期样品处理单等表单。

3.4样品检验模块

设置水分测定、净度分析、发芽试验、真实性和纯度田间种植鉴定4个主要检测参数,每项检测参数有独立的流程控制,按照各自的作业程序完成检验信息录入、数据自动计算与修约、误差处理、超差提示、数据审核和原始记录打印等。

3.5结果报告模块

由样品信息和原始记录信息自动生成检验报告信息,并对报告进行自动编号,生成打印检验结果通知单、临时结果报告单、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发放登记表、检验结果汇总表等表单。

4系统特点

4.1可拓展性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拓展性强,在不改变软件系统和硬件的前提下,拓展了功能模块、检测参数。

4.2易用性

系统模拟种子检验业务工作流程,功能模块分区清晰、界面简洁、操作方便,只要有一般计算机操作知识的检验人员,简单了解后就能熟练掌握和使用。

4.3便捷性

系统在数据录入窗口提供很多实用的选择按钮,提前预设相关信息,就可用下拉菜单进行快速填充,使数据录入更便捷、智能,大大提高了信息录入的速度和效率。

4.4智能化

系统可自动进行数据计算、修约,自动生成检验结论、备注信息,数据一次性录入就可直接打印各类表单,同时系统还具有自动编号功能,可自动生成样品扦样单、样品接收单、委托书、检验报告等唯一性编号。

4.5安全性

系统通过权限管理设置访问权限、登录用户权限,保证检验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系统退出时自动备份数据,防止数据信息误删后丢失。

5试用效果

系统试用期间运行稳定,各模块间衔接顺畅,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该系统可单机操作,通过网络(服务器)可进行多人、多机、多任务协作,在不联网的情况下,也可实现多人、多组、多机同时进行现场扦样工作,不仅能满足种子质量监督抽查中大批量扦样工作需求,还适用于由多家机构共同承担的监督抽查工作的需要。

6开发经验和建议

种子检验、软件开发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软件开发时,软件制作人员要了解种子检验业务,参与开发的软件使用人员要具有丰富的种子检验及业务管理工作经验,熟悉种子检验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软件制作过程中需要双方通力合作,共同构想、设计,实时交流、沟通,要经过反复测试,不断完善。据了解,目前国内已有多家机构开发了种子检验管理系统软件,由于各家机构在软件开发时都是结合自身的种子检验工作需要而开发的软件平台,因此难以大范围推广,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在软件设计开发过程中,笔者也遇到了一些技术问题,如品种纯度田间小区种植鉴定项目,涉及变异株(非典型株)、杂株、异品种、本作物总株数、鉴定株数等多种术语,小区种植是否设置重复,最终结果、容许误差如何计算,这些问题在《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及实施指南、《农作物种子检验员考核学习读本》等主要检验指导书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各省制定的纯度鉴定地方标准也不统一,给软件设计造成了一定的困惑。因此笔者建议,从国家层面组织开发一个具有权威性的种子检验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平台,并在全国各级种子检验机构中推广应用,真正实现国内种子检验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作者:王成顺 袁刚 单位:秦皇岛市种子管理总站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 篇七

1计算机通信技术和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

信息管理系统(MIS)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从专业的角度上来说,可以把它看做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交叉学科,其以计算机作为基本操作工具,涉及的学科主要包括管理学、统计学、计算机技术、经济学、运筹学等,且其理论和方法正处于不断改进和完善的状态。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信息进行更加全面、系统且准确的处理、存储和管理,以期为人们提供更大的便捷,并进一步形成一个高效运作的集成化系统。

2计算机通信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计算机通信技术主要以计算机为基础平台,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的传输、交流和后处理,相较于传统的书面、电话通信,特点突出,优势明显,经笔者总结,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适用范围广

传统的通信方式受传输形式和携带方式的限制,适用范围有限,而计算机通信技术形成方式多样,可在二值信号的基础上,完成对文章、图片、声音、影像信息的高效传输和再现,适用于多种媒体形式,大大扩展了其应用范围。

2.2传输效率高

二值信号使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传输速度大大提高,对模拟信号的传输由传统的每分钟1.8万个字符,提升大每分钟48万个字符,且光纤时代的到来,还将进一步提高计算机通信的传递速度。

2.3抗干扰能力强

计算机通信技术主要依靠二进制的方式实现数据的处理和传输,相较于传统的通信技术,便于实现对各种干扰和噪声的清除,有效保证信息传输的质量和效率。

2.4安全性高

借助二进制的数据处理方式,计算机通信技术可轻易实现对传输数据的加密和解密,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数据的保密效果,同时也保证了通信内容的完整性,极大的加强了安全效果。

3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工业、农业、商业及教育界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实现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计算机通信技术借助其有效的数据传输能力,极大的保障了信息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对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处理的应用、在信息管理系统预测功能、计划功能、控制功能以及决策功能中的应用。无论是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哪一项功能,都必须依靠庞大的数据库作为基础,传统的通信技术无法同时兼备大容量信息和高效率数据,这时,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使用就显得尤为必要。对数据的高效处理和对数据安全的有效保障可使计算机通信技术大大降低了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人为工作强度,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用于信息管理的人工劳动力,从而有利于创造出更大的社会经济财富。

4信息管理系统中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早期的书信传递到电报传输、电话通信再到现在的计算机通信,人类通信技术不断进步,尽管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只有短短约半个世界的时间,但其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已形成较为完整和成熟的体系。放眼现代社会,光纤逐渐普及,人们的移动通信也迎来3G和4G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智能家电、互联网云端的出现和普及都在为计算机通信技术提高良好的平台。笔者预测,对于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也会逐步朝着移动通信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使其愈来愈小巧便捷,更大的改变我们的生活。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 篇八

时代的发展赋予了电力资源管理更深的定义,为了满足当代的电力行业的发展需要,做好信息化管理的相关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利于推动我国电力体制的改革,实现电力市场的不断完善,从而满足当下的市场经济的建设需要。该文就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展开分析,实现其新型的管理策略、技术、设备等的应用,保证相关资金的投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麻烦,确保电力系统的日常工作质量效率的提升。

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电力系统的应用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应用问题,通过对该问题的深化,以满足国家建设环境的应用需要,实现其管理自动化建设体系的健全,解决我国电力企业运作过程中的信息资源问题,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建立一系列的新型的信息管理体系,以保证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提升,确保当代的电力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当然,上述工作的开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关于电力系统管理环节的分析

在我国应用信息系统中,电力系统是一个重要的应用环节,受到我国国情的影响,我国电力行业领域的一些运作模式依旧是不健全的,但是随着电力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电力应用技术不断得到更新,满足了当代经济对于电力信息化的需要。尤其是这几年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很多区域的信息管理系统日益完善,实现其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更新,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目前来说,该模式在不同地域、不同单位之间发展伤存在着不平衡性。尤其是一些县级电力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在开发和应用上处于相对滞后的位置。主要的问题体现在已经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在投入的资金所得到的回报并不明显。特别突出的问题就是管理规范上比较差,不能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以及领导对信息化工作的不重视、管理方法不合理等。

目前来说,我国的信息化运作体系依旧是不健全的,其系统运作本身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目前很多电力企业的信息管理体制是计算机应用模式,通过对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进行一系列信息数据的有效管理、收集、传递、加工等,这是现阶段的一种应用比价普遍的系统管理模式,其实现了电力企业的相关信息的有效转换,确保其信息系统的整体构建模式的协调,进行信息的利用效率的提升。该模式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电力企业的信息管理的局限性,进行计算机及其信息网络的最大化应用,确保企业的信息管理综合效益的提升。但是该模式也存在一些缺陷,不能针对现实工作的一些问题,保证MSI技术高效率的应用,由于其MSI技术应用的自身局限性,不适合电力运作大环境应用,特别不适合一些变化比较频繁的的管理环境的应用。基于MIS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管理信息系统需求的情况下,统便随之研发出来。二者的区别主要是MSI是实现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而DSS更主要的是针对某一类型的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建立模型、挖掘规则等方式,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信息。随着系统的不断运用和相关漏洞的修复,数据仓库的综合决策支持系统最终形成。以至于后期的数据仓库、OLAP、数据挖掘灯相结合起来所形成的综合决策支持系统,远程自动抄表系统、基于抄表数据的综合决策支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管理者理念和对系统的把握,电力系统的信息管理自动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我们看到硬件的不断发展也要看到软件发展的不足,即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实现途径和策略。

二、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自动化体系的健全

随着国家电力运作体制的健全,网络应用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完善,为信息管理自动化模式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基础,因此电力系统具备良好的实用性及其管理性。我们进行电力信息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对各个应用信息的收集,确保其整理、抽取及其融合,进而获得良好的信息数据,服务于供电企业的日常工作环节。在信息融合过程中,通过对其工作目标的深化,以更好的为当下电力系统的管理工作做贡献。信息融合的主要目标是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 ,融入先进的系统思想 ,深入配电网管理各个环节 ,构建一体化解决方案 ,实现配电网的数字化运营 ,并将以更加先进、实用、成熟的服务回报广大用户。为此,有效的运用信息管理系统是实现最优化服务的主要手段。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的在电力系统管理中实施信息管理自动化呢,对其途径与策略有如下几点思考。

在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过程中,国家要提供良好的建设环境,比如对于国家政策的优化,确保电力系统资金的有效投入,这样就能保证电力系统管理自动化模式的正常开展,管理自动化系统日益复杂的规模,需要其具备良好的电力企业运作模式,需要进行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等的投入,从而确保其电力管理自动化模式的正常开展。这离不开国家的财政政策支持,以此保证电力系统运作环境的稳定。通过全员对其认识上提高以确保实施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好的管理系统需要管理者的接纳,如果管理者对其有抵触情绪,那么你再好的系统也只是一个摆设。所以,加强对其系统的充分认识,了解其对于提升我们工作效率的好处,从认识上使系统工作人员产生重视的态度。这里面尤其要值得一提的就是相关主管部门领导的重视,对系统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在电力系统管理应用中,要针对其工作人员展开知识系统模式的优化,确保其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满足当下的信息管理自动化模式的开展。这对电力管理人员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需要其具备一定的知识及其能力,保证电力信息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对系统的全员进行相关培训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促进系统有效运行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事实已经告诉我们,新时期的电力系统发展更需要对知识的储备和技能的掌握。

结语

通过对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自动化环节的剖析,以更好的服务当下的电力建设应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模式的长远发展提供良好推动力。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篇九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是适应了大数字时代,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要求。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方便的了解游客的相关情况以及旅游景点的详情,处于旅游信息的集散地,为旅游管理者提供了有效的了解信息的载体,便于分析信息价值做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手段,合理的优化景区的安排与设置。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解决了旅游信息不对称性的局面,将信息的最大价值释放出来方便了企业价值的创造。

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必要性

(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旅游行业最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的服务性产业,与其相互联系的各个环节以及组成要素都对旅游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协调其相互间的行业运行能够优化经济运行秩序环境,促进经济发展。要保证这个局面的生成需要实现各个行业的信息共享,只有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化才可以将各个行业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在旅游行业中的纠纷矛盾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机构间的关系时。信息的公开化可以解决信息阻塞的问题,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改善经济运行的环境。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日益精细化复杂化,充分有益的信息处于信息流中,加强信息的管理将减少识别有用信息的成本。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旅游行业也由国内地区的市场开始向国外进行拓展,空间上广延需要缩短信息的时间成本才能够将利益最大化。

(二)信息的重要性是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内在原因。旅游产业其生产和消费同时性以及其产品不可转移也不可以储存,作为固定的消费品,需要消费者亲临,这就导致了消费者的频繁流动。吸引消费者旅游的关键在于旅游景点的信息是否流通到位,消费者能否获得充分的信息渠道。信息完全的情况下,消费者会自觉的涌向景点,并形成合理的旅游观念,有利于良性的旅游秩序形成。充足的信息帮助游客缓冲对未知环境的恐惧感,提高旅游消费的可能性。同时旅游经营管理者可以通过对游客偏好信息的收集有利于提供各种可供游客选择的旅游产品,游客可以在权衡各项选择中做出合理的安排。总而言之,信息对于旅游者和旅游管理人员都是重要的,在市场化中,快捷通畅的信息渠道将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

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需要以市场的发展动态为依据,以服务顾客为核心全面思考旅游行业相关组成部分的关系,科学合理的完成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可扩展性原则。旅游行业是一个跨行业的部门,它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其他行业提供经济发展的契机,系统设计旅游管理信息平台要了解其他行业发展的信息才能正确预测旅游行业发展的状况。首先在系统设计中需要有未来发展的眼光,考虑旅游行业发展现实性因素也要考虑未来发展的方向。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设计系统,为系统的升级改造保留剩余空间。同时在设计系统时要使系统简洁,能够清楚的操作,方便处理旅游业务。

(二)适用性原则。旅游管理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用,所以在设计系统时要从系统的结构上来考虑系统与实践操作中的结合。系统在各个板块间要保证不重合,尽量的能与现实中的各个因素耦合,系统在应用中能够及时地回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各个功能间实现密切的配合。

(三)集成原则。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融合旅游产业以及计算机专业技术的系统化工程,其涉及的学科知识以及生活范围远远超过现实中旅游业发展的情况。作为服务旅游业发展的中介工具,系统设计要以集成的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以数据库、高级编程语言的综合应用为依托,实现游客信息、导游信息、景点信息、票价信息、住宿信息等诸多信息的高度集成与信息共享,并以数据、文档、图片等多种数据形式进行显示,从而形成较为全面实用性较强的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三、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智能化旅游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在现阶段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还有一定的可行性,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系统设计较传统有更多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促使了信息系统的快速完成投入到旅游行业中,实现经济的发展。

(一)经济可行性。经济发展给开发系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系统软件的成本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趋向较低的态势,所以从经济价值的角度来看开发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将会是低成本高产出的活动。系统在开发时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但一旦处于应用状态,系统自动为旅游行业创造价值,促进经济发展。

(二)技术可行性。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技术掌握发展获取途径较多,在对系统设计中要对其软件和硬件进行科学的研究,通过与现实情况的分析比较适当的开发新的功能以满足性能需求。系统可以采用主流的java语言,对WEBMASTER而言,_ISP的写作界面应是随着需求而改动。采用的数据库有SQLServer、Oracle等,而相对于其他的数据库,SQL、Server数据库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但丝毫也不影响它在将来所发挥的功用。

(三)操作可行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般网民都具有一定的网络操作知识,能够操作具体的系统,在科学设计系统完成后,系统的维护只需很小的成本。系统成为一个共享的工具,为旅游产业创造价值。系统只需要一定知识的人员就能够轻松的操作起来。

结语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将旅游业动态化发展情况搬移到虚拟的空间,通过信息的供给与消费,创造经济价值,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在系统设计中需要借鉴各个学科的知识,同时要对比中吸收借鉴外国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的有益经验,加快我国旅游行业的转型发展。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 篇十

1属地化管理模式

一般不出现跨区现象,并由各地市公司进行管理。这种运行维护模式也有两个优点:

(1)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比较强。因为这种模式的运行维护面积不是很大,因此在电网出现紧急抢修事故时能够及时响应,处理问题。

(2)较为熟悉地方政府、村、镇等的周边环境及文化,可以充分利用各方关系进行运行维护管理,不会出现地方支援不足的情况。

2区域化管理模式

目前为了降低电煤的成本,现在多在煤炭资源丰富的省市发电并向发达城市供电。这种供电方式一般是需要跨越多个省市地区,并进行远距离输送。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具有集中管理分片运行维护模式的优势,还兼有属地化管理模式的优点,因此未来这种模式可能会覆盖全国。

2.1专业化集中运行维护模式转变的基础条件

(1)超高压专业化公司的管理模式越来越成熟。一些专业化管理理念、模式的应用,使得各省市电网公司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2)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实现了人力资源、财务、物资的集约化管理,实现了设备的信息电子化、动态化管理,为超高压输电线路所谓集中管理奠定了基础。

(3)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一些较为成熟的在线监测设备的应用,例如输电线路状态监测中心的建设、直升机的巡检作业等,使得部分科技成果正在转化应用到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中,一定程度上为专业化集中运行维护模式的转变提供了科技基础。

2.2积极实施专业化集中运行维护模式实施专业化集中运行维护模式,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优势:

(1)实现资源共享,减少资本投放;

(2)设置专业化分工,培养专业人才;

(3)减少管理岗,将人员放在一线岗位;

(4)通过个省市公司的岗位设置、规章制度,提高科学合理的管理水平。

3结语

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各保洁单位的清洗完成情况、清洗后的水质合格率、投诉情况、抽检情况等数据,客观地反映保洁单位的服务水平,并通过奖惩激励机制进行考评,有效地保证供水企业的对外服务质量。

作者:陈凌洁 单位:广州市自来水公司

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10篇《信息管理系统论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本文地址:信息管理系统论文【通用10篇】https://www.ganyrc.com/a/103946.html
  •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下一篇作文: 业务需求分析师的岗位职责说明(最新7篇)

    上一篇作文: 艺人经纪人岗位职责(优秀8篇)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信息管理系统论文【通用10篇】》为语文通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信息管理系统论文【通用10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