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通故事创作随笔写作教育心得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最新3篇)

时间:2023-04-29 08:58:30 | 来源:语文通

《陋室铭》文章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等手法,而且压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以下内容是虎知道为您带来的3篇《陋室铭原文及翻译》,可以帮助到您,就是虎知道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习题〔huzhidao.com〕 篇一

1、再读《陋室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2分) 2.第②段作者论述“中国是散文大国”的目的何在?(2分) 3.结合第④段,概括《陋室铭》的难得之处。(2分) 4.结合文章分析作者再读《陋室铭》的目的是什么?(2分) 5.再读《陋室铭》,你从“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中读出了什么?(3分)

答案

1、能用八九十个字,写出这番精粹、凝练、余味无穷的意境,是不由人不折服的。

2、一是强调散文在中国文学中的分量,二是突出《陋室铭》在中国散文中的价值。

3、语言上既言简意赅,又文采飞扬;写法上情景交融,盎然有趣;精神上高雅乐观,追求自我完善。(答出两个方面即可)

4、目的是为了阐述《陋室铭》的现实意义,在今天商品经济社会里,物质固然非常重要,精神更应不懈追求。告诫大家室可以陋,德必须馨。

5、示例1:作者借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以他们做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意对即可)示例2:诸葛亮是闲居隆中草庐以待明主出山。杨雄淡薄于功名富贵,虽官至上品,但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却是后世的典范。作者引用此二人之意,想表达的意思是:处变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荣辱从容。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负,若无明主,也甘于平淡的那种志向。

《陋室铭》的写作缘起 篇二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及注释 篇三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注释

⑴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⑵在(zài):在于,动词。

⑶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灵(líng):名词作动词,显得有灵气。

⑸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词,此,这。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⑹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上面内容就是虎知道为您整理出来的3篇《陋室铭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

本文地址: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最新3篇)https://www.ganyrc.com/a/91272.html
  •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下一篇作文: 幼儿园级组长个人述职报告

    上一篇作文: 最新小学数学教师工作业绩述职报告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最新3篇)》为语文通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最新3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