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通故事创作随笔写作教育心得

强项令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优秀7篇)

时间:2023-05-19 17:07:55 | 来源:语文通

陈留董宣为洛阳令。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侯之,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7篇《强项令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强项令的原文和翻译 篇一

强项令的原文和翻译

强项令的原文和翻译

一、原文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二、译文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人。……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于是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抓捕。等到公主出门,而用这个家奴陪乘,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极为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董宣说:“皇上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来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臣下我不需要鞭子打,请求能够自杀。”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光武帝命令宦官扶着董宣,让他向公主磕头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宦官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终究不肯就范。公主说:“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死刑犯,使官吏不敢到家门。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光武帝笑着说:“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于是下令放了董宣(注:“强项令”即为“董宣”),赏赐了他三十万钱。董宣把它全部分给手下众官吏。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京城称之为“卧虎”。人们歌颂他说:“没人击鼓鸣冤的是董宣。”

董宣当了五年洛阳县令。七十四岁时,死在任上。光武帝召令派遣使者探望,只看见布覆盖着尸体,董宣的妻子和儿子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光武帝知道后很伤心,说:“董宣廉洁,到他死我才知道。”因董宣曾经做过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员,便赏赐系印钮的绿色丝带,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

强项令的原文及译文 篇二

强项令的原文及译文

文言文原文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白话译文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人。……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于是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抓捕。等到公主出门,而用这个家奴陪乘,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极为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董宣说:“皇上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来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臣下我不需要鞭子打,请求能够自杀。”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光武帝命令宦官扶着董宣,让他向公主磕头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宦官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终究不肯就范。公主说:“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死刑犯,使官吏不敢到家门。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光武帝笑着说:“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于是下令放了董宣(注:“强项令”即为“董宣”),赏赐了他三十万钱。董宣把它全部分给手下众官吏。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京城称之为“卧虎”。人们歌颂他说:“没人击鼓鸣冤的是董宣。”

董宣当了五年洛阳县令。七十四岁时,死在任上。光武帝召令派遣使者探望,只看见布覆盖着尸体,董宣的`妻子和儿子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光武帝知道后很伤心,说:“董宣廉洁,到他死我才知道。”因董宣曾经做过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员,便赏赐系印钮的绿色丝带,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

强项令教案 篇三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读课文,掌握重点词汇,疏通文意,揣摩人物性格,学习运用正、侧面结合及运用语言、动作塑造人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质疑、交流及演评故事等,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养公正、廉洁及知错善改的良好品质,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二、学习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2、人物形象及其刻画手法。

三、学习难点:

1、古今“法”及“执法”的不同。2、编、演、评的到位程度。

四、学习准备:

1、收集古今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廉洁奉公的清官事迹。

2、了解现行法律的原则及执法程序。

五、教学过程:

(一)互动释疑(疏通文意):

1、活动目的:在生生互动中,解决读音、重点词句的理解,培养自主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的习惯。

2、活动方法:小组内充分利用本组力量和工具书,解决读音、节奏,熟读课文小组内相互质疑,尽力解决重点词汇(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和句子翻译班内交流及考问师生复述故事,感知人物形象。

3、活动时间:在教师导入并初读课文后进行,约用20分钟完成(第一节课中)。

(二)演评短剧(深入理解)

1、活动目的: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及塑造手法,了解古今在“法”和“执法”上的不同,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合作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2、活动方法:分两大组,各大组分三个小组分别编排古今《强项令》短剧大组内试演评比选优大组内修缮并编排课内展演评论(语言、动作、表情、剧情是否合乎人物形象和时代背景)

3、活动时间:第一节课布置,课外指导编排,第二节课中演评,课中约用30分钟。

六、效果测评(第一次活动)

1、读准音:强项范晔陈留圉人数主之失臧亡匿死

2、释词汇:①一词多义:得以被因行为而之②古今异义:谢妻子特征强项是亡

3、译句子:①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②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③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④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⑤诏谴使者临视,惟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强项令范晔原文及翻译 篇四

强项令范晔原文及翻译

文言原文 强项令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白话译文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人。……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于是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抓捕。等到公主出门,而用这个家奴陪乘,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极为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董宣说:“皇上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来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臣下我不需要鞭子打,请求能够自杀。”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光武帝命令宦官扶着董宣,让他向公主磕头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宦官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终究不肯就范。公主说:“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死刑犯,使官吏不敢到家门。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光武帝笑着说:“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于是下令放了董宣(注:“强项令”即为“董宣”),赏赐了他三十万钱。董宣把它全部分给手下众官吏。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京城称之为“卧虎”。人们歌颂他说:“没人击鼓鸣冤的是董宣。”

董宣当了五年洛阳县令。七十四岁时,死在任上。光武帝召令派遣使者探望,只看见布覆盖着尸体,董宣的`妻子和儿子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光武帝知道后很伤心,说:“董宣廉洁,到他死我才知道。”因董宣曾经做过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员,便赏赐系印钮的绿色丝带,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

内容扩展:阅读题目

强项令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臣不须棰,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

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桴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9.解释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5分)

①大言数主之失 ②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③宣悉以班诸吏 ④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

⑤将何以理天下乎

二、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②天子不与白衣同。

21、文中划线句:京师号之“卧虎”,枹鼓不鸣董少平,运用了什么描写?反映了董宣什么样的精神?(3分)

参考答案:

(三)强项令

19、①数:列举 ②被:盖 ,覆盖 ③悉:全,都 ④乃于是 ⑤以:凭

20、(1)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

(2)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

21、侧面描写,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

9、解释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 (2分)

⑴后特征为洛阳令 ( 特例征召 ) ⑵大言数主之失 ( 列举 )

⑶宣悉以班诸吏 ( 分发 ) ⑷莫不震栗 ( 害怕得发抖 )

10、翻译下列句子。(3分)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译:皇帝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

11、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董宣不畏权贵,宁死不从?(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

答: ①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②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12、“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这些言行表明光武帝刘秀是个怎样的君王?(2分)

答:能听取正确意见,勇于改过,是个较英明的君王。

13、董宣未经审判,“格杀”湖阳公主家奴,你对此有什么看法?(3分)

提示:理解现代的“法”与“执法”和古代的“法”及“执法”不同,从而树立现代法制观念。 董宣秉公执法,他知道如审判湖阳公主家奴,必遭公主阻挠,或许就杀不了家奴,这样做,体现了董宣的当机立断,果敢英明。

《强项令》文言文及其翻译 篇五

《强项令》文言文及其翻译

《强项令》文言文及其翻译

原文:

陈留董宣为洛阳令。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侯之,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捶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乎?臣不须捶,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父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能搏击豪强,京师莫不震粟。

译文:

光武帝召任董宣为洛阳令。当时湖阳公主的仆人白天杀了人,因为躲进公主府,官吏无 法逮捕。等到公主外出的时候,又叫这个仆人陪乘。董宣就在夏门亭等候,他见到公主的乘 车走过来,就勒住马纽叫车停下来,用刀画地不准再走,大声责备公主的过错,喝令仆人下车,当场杀死。

公主立即回宫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大怒,召见董宣,要用木杖打死他。董宣叩头说: “请让我说一句话再死!”光武帝说:“你想说什么?”董宜回答:“皇帝神圣明智,使汉家 天下得到复兴,可是却放纵奴仆残害良民,这又怎能治理国家呢?我不须用杖打,请准我自杀!”随即用头撞柱子,流血满面。光武帝命令小太监拉住董宣,叫他给公主叩头认错。董宣就是不肯;硬使他叩头,董宣用两只手支在地上,始终不肯低头。 公主对光武帝说:“ 文叔当老百姓的时候,保护逃亡的'人,官吏不敢进门抓人。现在当了皇帝,还制服不了一个 小地方官吗?”光武帝笑着说:“做皇帝和当老百姓可是不二柞呵!”于是赐予董宣为“强项令”,赏钱三十万,董宣把它全部分给了下边官员。从此,他打击豪强,那些豪强没有不心惊胆战的。京城里称他为“卧虎”,歌颂说:“桴鼓不鸣董少平。”

【注释】

[1]《后汉书》:南朝刘宋时范哗编著,原有十纪八十列传,共九十卷。北宋时,把晋司 马彪所著《续汉书》八志三十卷,合编成为现在流传的《后汉书》,两书合为一百二十卷。 本篇选自《后汉书·董宜传》。

[2]董宜:字少平,河南陈留人。东汉光武年间,曾任北海相,以打击豪强闻名,桩光武 帝征为洛阳令。

[3]洛阳令:后汉首都在洛阳。洛阳令即首都地方的行政长官。

[4]湖阳公主:光武帝刘秀的胞姐。

[5]苍头:奴仆的通称,是从秦代“黔首”演化而来的。因为劳动群众面黑,头戴青巾, 故称苍头。

[6]骖乘:即陪乘。古时乘车,向导居左,御者居中,另有一人居右陪乘,叫骖乘。骖音 参(can),驾车的马。

[7]数:音署(shu),列举、责备。

[8]格杀:声杀。旧时代把行凶,拒捕或违犯禁令的人当场打死,称作格杀。对于上述行 为,不以杀人论罪,故称“格杀勿论”。

[9]箠:音垂(chui),鞭子。这里指杖刑,用木杖鞭打犯人。

[10]楹:音盈(ying),殿堂前的明柱。

[11]黄门:在宫内侍从皇帝、传达沼令的官贝,为首的称黄门恃朗。后汉时黄门多由宦官 担任,以后通称宙官为黄门。小黄门,即小太监。

[12]文叔:光武帝刘秀,字文叔。

《强项令》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 篇六

《强项令》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8-14题。

【甲】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 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范晔《强项令》)

【乙】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踊①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②事,一人定国。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③;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④,不仁者以身发财⑤。

(节选自《大学》)

【注释】①踊:yī,通“一”。偾:fèn,偾事,坏事。③舒:慢慢消费的意思,这里指节俭。④以财发身:用仗义疏财修养德行。⑤以身发财:用生命敛钱发财。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宣悉以班诸吏(分发) B.使宣叩头谢主(感谢)

C.一国兴仁(兴起) D.踊人贪戾(暴戾)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后特征为洛阳令 B.由是搏击豪强

C.生财有大道 D.为之者疾,用之者舒

10.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威不能行/一令乎 B.以/宣尝为二千石

C.则/财恒足矣 D.仁者/以财发身

11.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刻画了董宣秉公执法、不畏权贵的“强项令”形象;乙文则是用格言的形式告诫世人修身以治国的道理。

B.甲文“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辆”,体现了董宣为官清廉、生活贫困;乙文“为之者疾,用之者舒”,提倡消费者应该节俭。

C.甲文从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详细记叙了董宣断案的经过。

D.甲文董宣死后家境贫寒的景象刚好印证了乙文中“不仁者以身发财”的观点。

12.对选文写作手法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通过正面、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乙文通过对比手法表明修身、治国之道。

B.甲文行文活泼,语言富有表现力;乙文句式整饬,语言平实。

C.甲文浓墨重彩刻画董宣秉公执法,只是为了突出他个人英雄形象;乙文以“一言偾事,一人定国”说明个人言行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D.甲文集描写、议论、记叙为一体;乙文则以议论为主。

13.将甲、乙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将何以理天下乎?

译文:

(2)生之者众,食之者寡。

译文:

14.请结合甲文文意,分析“天子不与白衣同”的言外之意。(2分)

答案:

8. B 9. C 10. A 11. D 12. C

13.(1) 将拿(凭)什么来治理天下呢?(2分)

(2) 生产财富的人很多,消费财富的人很少。(2分)

14.①“天子”与“白衣(百姓)”地位不同,身份不同,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应不同; ②作为天子,要治理天下,更应遵守法纪。(每点1分,共2分 答到大意即可给满分)

语文版《强项令》 篇七

【第一部分:背景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驻车叩马:拉住马车。驻,停留。叩,拉住,勒住。

大言数主之失:大声数说公主的过失。大言,大声说。数,列举罪状或过失。

格杀:打死。格,击打。

圣德中兴:圣明有德而复兴。

持之:强拉他。持,挟制。

谢主:向公主谢罪。谢,认错。

强使顿之:用强力使他叩头。

白衣:平民,百姓。

悉以斑诸吏:全部分发给各位差吏。

搏击:捕捉打击。

豪强:依仗权势欺人的权贵。

妻子对哭:妻子和儿女相对哭泣。

敝车一乘:一辆破车。

葬以大夫礼:按照葬大夫的礼节埋葬了他。

二、相关背景:

1、关于董宣

生卒年待考。东汉官吏。字少平。河南陈留县人。曾任北海相。任洛阳令时,遇湖阳公主(光武帝刘秀的姐姐)纵奴杀人案。董宣抓获人犯,处以死刑。公主诉于光武帝,光武帝大怒,欲杀董宣。董宣说:“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乎?”并欲以头撞柱自尽。光武帝认为董宣言之有理,免予处死,但要他给公主叩头谢罪。董宣不从,光武帝命人强使顿首,董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光武帝只好不再追究。董宣因此获得“强项令”的美名。此事京师震惊,洛阳由此大治。年74而卒,皇帝遣使临视,唯见布被覆尸,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皇帝很伤感地说:“董宣廉洁,死乃知之。”葬以大夫礼。

2、关于作者

范晔字蔚宗,顺阳人。出身于一个世族家庭。他的祖父范宁曾任晋豫章太守,著《谷梁集解》一书。《十三经注疏》中的《谷梁传注疏》就是以《谷梁集解》为基础写成的。他的父亲范泰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是宋武帝刘裕的得力助手。他博览群书、潜心著述,作《古今善言》二十四篇。所以范晔有很深的家学渊源,一直以名门之后自居,生性孤傲,不拘小节,仕宦不甘居人后,著述也不甘居人后。以此成名,也以此丧身。元嘉九年,范晔在为彭城太妃治丧期间,行为失检得罪了司徒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范晔郁郁不得志,就借助修史来寄托他的志向,开始写作《后汉书》。元嘉二十二年,当他完成了本纪、列传的写作,同时又和谢俨共同完成《礼乐志》、《舆服志》、《五行志》、《天文志》、《州郡志》等五志的时侯,有人告发他参与了刘义康的篡位阴谋,因此下狱而死。谢俨怕受牵连,毁掉了手中的志稿,使《后汉书》只有纪传部分流传了下来。

在范晔《后汉书》之前,已问世的有关东汉历史的重要著作不下十部,范晔以《东观汉记》为基本史料依据,以华峤书为主要蓝本,吸取其他各家书的长处,删繁补缺,整齐故事,超越众家,后来居上。所以到了唐代,范晔《后汉书》取代《东观汉记》,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盛行于世。而诸家《后汉书》,除袁宏《后汉纪》外,都相继散亡。于是范晔《后汉书》成为我们现在研究东汉历史的最基本的依据。

范晔《后汉书》的记述,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

3、关于《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包括十纪,八十列传及八志,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止共一百九十五年的史实。其中,本纪和列传的作者是南朝刘宋时的范晔,志的作者是晋朝的司马彪。

《后汉书》的特点,除体例上的创新外,最显著的是观点鲜明,褒贬一语见的。如,他不为那些无所作为的大官僚立传,而为许多“操行俱绝”的“一介之夫”写了《独行列传》,充分地表明了他爱憎分明的态度;《党锢传》则正面歌颂了张俭、范滂和李膺等人刚强正直的风尚;在《杨震传》中,多处歌颂了杨震及其子孙廉洁奉公的家风;《宦者传》赞扬了蔡伦等“一心王室”的忠介之士,对于侯览等人则直书其“凶家害国”。特别是《后汉书》的“论”“赞”,以犀利的笔锋评判是非,表彰刚正,贬斥奸恶而嘲笑昏庸,更是一大优点。

《后汉书》虽然只有本纪、列传和志,而没有表,但范晔文笔较好,善于剪裁,叙事连贯而不重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无表的缺陷。另外,因为记载东汉史实的其他史书多数已不存在,所以,《后汉书》的史料价值就更为珍贵。

《后汉书》的最大局限就是丢掉了《史记》重视农民起义的传统,对黄巾起义持否定态度。黄巾起义为东汉末的大事,其中的主要人物如张角弟兄,竟不为立传。他们的事迹,只附在了镇压农民起义的官僚皇甫嵩的传中。

《后汉书》原来通行的注本,纪传部分是唐高宗的儿子章怀太子李贤注的,重点是解释文字,但也参考其他东汉史书;对史实有所补正,为各志作注的是南朝梁刘昭,他的注侧重说明或补订史实。此外,清惠栋的《后汉书补注》、王先谦的《后汉书集解》这两家注,也颇受人们重视。

【第二部分: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本文记叙了董宣秉公执法,“格杀” 公主家奴,并痛陈严格执法对治理天下的重要性,突出了他的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

二、文章脉络

课文先写“董宣执法”的故事,后叙董宣去世后家中贫困的景况。

文章一共有两段,其中的第一段是重点内容。

第一段:重点记叙一件事,突出了董宣的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

第二段:记叙董宣去世后家中贫困的景况,这是侧面表现董宣的廉洁奉公。

三、写作方法

⑴篇幅不长,但脉络清晰

事件的`起因是:湖阳公主的家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事情的发展是:董宣找准机会,“格杀”家奴,事件的高潮是:公主告状,董宣痛陈杀奴的理由;光武帝命董宣向公主谢罪,董宣宁死不从。事件的结局是:光武帝明白个是道理,重赏董宣。

⑵很注意主次协调,正面、侧面呼应,行文活泼,富于变化。

⑶关键句子的揣摩:√虎知道★www.huzhidao.com√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这句话的意思是:光武帝命令小太监扶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令小太监)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一直不肯低头。这句话写出了董宣的宁死不从,表现了他不畏权贵的精神。

四、参考译文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地人。……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一个人,因为(家奴)藏匿在公主家,差吏不抓不住他。等到公主出行的时候,(公主)用家奴陪乘。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他们,(董宣)拦住马车,边用刀在地上画,边大声数说公主的过失,大声喝斥着家奴让他下车,于是打死了(家奴)。公主立即回到皇宫,将这事告诉了皇帝。光武帝大怒,召见董宣,准备用鞭子打死董宣。董宣叩了个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光武帝说:“想说什么呢?”董宣说:“陛下您因圣明有德而复兴,但放纵家奴杀死平民,您凭借什么来治理天下呢?我不需要您用鞭子打死我,我会自杀了断的。”当即用头撞击柱子,血流满面。光武帝命令太监强拉住他,让他向公主叩头谢罪,董宣不答应,(小太监)用强力使他叩头,董宣两只手撑在地上,始终不肯低头。董宣说:“皇帝您是平民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和死刑犯,差吏不敢上门(抓捕),您现在是天子,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光武帝笑着说:“皇帝跟百姓不同。”因此命令:“硬脖子的县令退下!”赏赐三十万钱。董宣全部分发给各位差吏。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欺人的权贵,使他们都害怕得发抖。京师称之为“卧虎”。歌颂他说:“没人击鼓鸣冤的董少平。”

(董宣)任县令五年。七十四岁时,死于任上。皇帝派大臣前去察看,只看见用布裹着尸体,妻子儿女相对哭泣,(家中)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皇帝很伤心,说:“董宣廉洁,直到他死后才知道。”因为董宣曾经做过二千石的官,赏赐给他一条绿色丝带,按照葬大夫的礼节埋葬了他。

【第三部分:类文品读】

上①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②,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征对曰:“人君虽圣哲③,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④,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知以至其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⑤之师也。”(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②奥博:深奥,广博。③圣哲:指聪明才智超过常人。④俊才:美才。⑤吾属:我辈,我们。

1、《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史学家、文学家 编撰的一部具有较高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 体通史。

2、这是一则很有名的对话,阐述了怎样吸取历史教训的问题。成语“ ”即由此演化而来。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是尧、舜而非桀、纣(是: )(非: )

⑵炀帝恃其俊才(恃: )

⑶犹当虚己以受人(受: )

4、与“曾不自知”的“曾”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曾不若孀妻弱子

C、萧何曾作沛中吏

5、与“吾属之师也”的“师”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十年春,齐师伐我

B、师旷鼓琴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诸生不师今而学古

6、翻译下列句子。

⑴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

⑵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答案:1、司马光;编年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⑴称赞;否定⑵依仗⑶接纳 4、B 5、D 6、⑴为人这君者,即使聪明才智超过常人,也还应当自我谦虚以接纳别人的意见。⑵记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7篇《强项令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本文地址:强项令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优秀7篇)https://www.ganyrc.com/a/95871.html
  •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下一篇作文: 2023年汉语拼音aoe教学课件【5篇】

    上一篇作文: 暑假作业四年级下册答案(优秀6篇)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强项令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优秀7篇)》为语文通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强项令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优秀7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